对于正马上面临高考的家长们来说,接下来就是面对志愿填报了,专业、学校、城市,哪一个因素更重要?互联网上各个自媒体大v博主,群里家长,都有不同意见,各人有各人说法,不知道听谁的。

之前我也写过一篇文章,用三种小动物来形容不同的美术生,各自会有什么特点,每一个美术生应该都会有自己的画像,知道自己喜欢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专业、学校、城市哪个更重要?美术生志愿填报时学生和家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除了选择学校,如何选专业,也是家长们最操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特别喜欢画画的美术生,选择专业更重要。
如果专业不重要,无所谓,那学美术的意义何在?
当然,在不同立场会有不同意见,如果当初学美术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上一个层次高一些的学校,对于美术并没有执念,那么选一个好学校自然是最重要的,不忘初心嘛。
而对于非常喜欢画画,就想着以美术相关联较大的专业为自己的职业方向,那么专业排第一,,也是不忘初心,这很好理解,不然,热爱美术却学了一个几乎完全不需要美术的专业,这有点南辕北辙了。
其实有些专业真不需要怎么画画和很深的美术功底,比如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和一些学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与科技等专业,有些家长反馈大学几年几乎没正儿八经的画过,就算有也只有非常少的课时。
更明显的例子,一些学校的数字媒体和影视摄影原本就是传媒类专业,只因为艺考改革规定艺考必须实现统考全覆盖,为了找个出口才给它算到美术类,一些专业既可以艺考生招生,也可以文化生招生,可想而知对于美术要求其实很低,这些专业更需要跟其他学科结合,那么如果你是很热爱画画的美术生,或者原本就不那么喜欢文化课的美术生,又期望在艺术方向有所建树,就需要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之前的一篇文章:
关于美术生选择专业方向的思考,为什么设计类专业会有那么大争议?对设计专业分类以及美术专业考试方式的一些看法。
有一些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进入体制,求稳,那么985、211总体应该会更有优势是毫无争议的,但对于绝大多数美术生,就业还是常规的企业,那么不管什么院校,学生的专业水平才是立身之本。
那专业又该如何选择呢?
本文我说对一下文化创意方向设计专业的看法。
普遍有一个共识,说设计就业好,而设计专业中,选什么类型的院校比较合适呢?家长们往往会纠结,985、211听起来诱人,家长们一般会更喜欢,但美术生往往更喜欢专业院校。
群里有不少设计师家长,有些是做平面设计的,有些是动画行业的,有些是做建筑设计的,还有服装、产品设计的,还有一些是是已经毕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家长,对于什么样的院校比较受市场、企业欢迎,大家也有有一些不同看法。
设计这个词,范围很广,各种设计有不同方向,专业特点鲜明,差异很大,不好一笼统拿设计这个词作为讨论,我认为应该在有一个大方向区分之下讨论才有意义。
我拿央美的城市设计学院作为例子来说明一下,可以对专业方向的区分和特点有一些大概了解。
央美城院分三个专业方向,艺术城市、文化城市、创意城市,这三个方向具有鲜明特点, 他们的就业方向,学习课程,对于学生的素养都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下图蓝色部分为城院专业。
艺术城市:
空间设计方向,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三维设计能力,学习课程跟环境设计比较接近。
代表作品: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主席台和会场,大兴机场的空间艺术设计,就是央美城院师生的作品。
文化城市:
动画、游戏、绘本、电影、影视特效方向,需要较强的绘画能力,学习的软件中,平面设计、交互、影视类较多,3D建模也是影视动画类的,比如C4D。
代表作品:流浪地球、三体、飞驰人生等等影视特效以及动画,各类绘本作品,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插图。
创意城市:
工艺美术设计、家居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就业方向:智能家居、工艺品设计、潮玩,首饰设计。
学习的软件中,以产品设计类软件为主,比如犀牛。
央美城院的专业方向设置说明,设计专业有不同方向,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所学的技能也有所不同,应用场景也不同。相比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文化创意方向的作品,往往并非实物,而是图像、视频等虚拟物体,不太需要产品制作这么一个环节。
产品的制作与生产,往往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比如你可以任意发挥想象画一个非常复杂而精美的作品,也许还能3D打印出来,但对于着眼于批量生产模具制造厂来说,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或者成本极高,需要极其复杂且昂贵的模具才可以生产,不具备批量生产可能性和价值,往往刚毕业的菜鸟工程师画的图是不能够真正量产的,因为不了解生产原理和工艺,这方面可能就是艺术类院校的短板了。
但在文化创意行业,情况就不一样了。
从我个人收集的数据,群里家长的反馈,动画、文化创意方向的设计师家长们和已经毕业的前辈家长们,基本上认为美院、艺术类院校比较受市场欢迎,而建筑、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方向就不一定。
我这个说法,在网易的招聘信息中,也有体现,并非个人脑补。
除了热爱、经验、强悍的抗压能力和工作热情,“专业院校”优先,这一点还是实实在在给出了一些具体信息,其实这很好理解,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动画公司每年都在八大美院和一些专业院校有校招,其实也是体现了这一类公司对于毕业生院校的喜好。
当然,专业院校这个词,也看你怎么理解,并非仅限于八大美院,北服、北印、和一些综合性大学设计名校也可以算专业院校,只要你专业优秀,是什么院校并不是问题,但写明专业院校优先,那一定是过往的经验中,这一类院校毕业生的表现更匹配企业的需求。
而在于建筑、交互的一些方向上,业内家长的意见就较为分歧,艺术院校毕业生做的设计不那么落地,也会欠缺一些理工科严谨逻辑,优势和短板都比较明显,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会显得接地气,实用一些。
其实对于这一点,美院学生自己也会有所调侃,但优势劣势也看什么场合吧,特点肯定是有的。
为什么互联网、游戏、文创企业会比较喜欢专业院校毕业生呢?
这跟学校的资源优势,理念有关。
各个院校都会有自己的基因,也不奇怪,尽可能发挥自己在一些方面的资源优势和长处,减少自己的短板,而不是用自己的短处跟对手的长处去拼。
文化企业中,都是虚拟或者纸上作品,这些方向的作品比工业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方向来说,更注重内容,更考验设计师的审美、创意和讲故事能力,而偏理工课的一些专业,更注重落地性和实用性,需要实实在在做出来,结构、成本和能否做出来更需要考虑,而虚拟世界中,成本和结构的合理性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可以充分放飞大脑,不受制于现实世界中的落地性和成本因素控制,那么更注重创意思维、审美的艺术类院校更能扬长避短,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一些对于绘画能力要求不高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类的专业,艺术类院校中培养方向也是有所不同的,艺术院校更侧重于审美、想象力而不是落地性,因此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学习了一些相关的软件进入文化创意类产业,比如游戏场景,也会具有一定优势,不够落地的短板可以避开。
即使同样的一些专业,艺术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侧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毕业生擅长的技能也大不相同,工作岗位也不太一样,打比方动画行业中的原画师,要求极高的绘画能力,普通综合性大学动画专业,其实绘画课程非常少,一般情况下很难胜任这个岗位,但建模师一类的岗位是可以胜任的。
当然了,如果你的成绩非常好,可以上很好的985却放弃,选择一个录取位次比较靠后的艺术类院校,大部分家长是不甘心的,那么怎么选,还是需要综合考虑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名校可以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价值,而在比较接近的层次中去比较,选择专业更好的院校,个人觉得也许会对于将来就业更有利。
有些网友说我个人立场更偏向于美院,我不否认,但也分具体专业具体情况具体工作岗位,任何事情都有其中内在逻辑,比如,为什么百米赛跑场上进入决赛黑人占压倒性优势,而跳水、乒乓球的领奖台上中国人占据绝对优势,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e7qP46TBKSBaN9nbFKR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