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初试结果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孩子过了好几个院校的初试,而有些孩子初试却不理想,虽然也过了一两个院校的初试,但却并不是自己最想去的院校,还有更糟糕的一种情况就是全军覆没,一个初试都没有过。

网上有不少美术生吐槽贴,包括群里也有家长感到意外,很有信心的而且感觉画得很好的初试居然没有通过,而有些学生平常水平一般般地,却通过了央美,还有一些联考超高分的,好几个初试也栽了,有些孩子通过了央美、国美两大美院的初试,却没有通过几个所谓“小美院”的初试。
吐槽之余,有群众感觉校考水太深,有猫腻,学生和家长浪费了钱财还耽误了文化复习时间而一无所获,在一些帖子下留言强烈建议取消校考,但喜庆的是,这时总会有另一部分学生或者家长说,校考还是公平的,孩子平常成绩优秀,联考却拿到一个从未有过的低分,备受打击,但在校考中连拔头筹,过了好几个初试,信心大增,还是校考更公平,联考才真的黑
完全取消校考,您会支持吗?
讨论要不要取消校考,其实就是讨论现在的校考有没有价值,对于一些校考结果如何理解。要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需要从校考的目的、实际效果、利弊等几个方面说起,而且也需要针对性的分析而不是一刀切,校考的录取率很低,原本就是有一定风险,并非百分之百能受益,需要量力而行。
如果校考的筛选结果跟联考相当一致,但给家长学生增加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还影响了学生的文化课复习,那么校考存在的意义确实值得认真商榷,有一点多此一举没事找事的感觉,如果校考起的是反作用,淘汰了优秀的,留下差的,或者存在很大弊端,比如严重的人为不公平,那呼吁取消就更是有道理了,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对于完全取消校考这个说法,我个人觉得首先是不太可行,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完全取消不太可能,至少短时期内不会取消,除非已经有很好的方案可以让联考起到替代校考的作用。完全取消校考只是大家发发牢骚说说而已,第二我认为保留少量校考还是有必要,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第三我认为校考确实可以进一步缩减数量,如果是没有很鲜明特色,起不到真正筛选人才作用的校考,确实没有必要,而一些水平较高,能起到人才选拔作用的特色校考,应该保留。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一、校考要跟联考要有区分度,能够起到选拔更优秀人才的目的,才有存在的意义。
美术生从走上专业美术道路,就知道要学素描、色彩、速写老三样,而校考考什么呢?如果也是重复一样的考试,也是考这老三样且形式一样,那就确实多余,但事实上校考跟联考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不过呢,每当聊起这些美术话题时,发现其实很复杂,有很多细分方向,比如有造型,有设计,而设计又有很多方向,所以只能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学校和事例来讨论。
联考是一个合规性的筛选,不合格的是少数,通过率有80%以上,而校考则是选优,淘汰率基本90%以上。校考其实是比联考更早存在的,最早是各个美术院校单独组织考试,后来因为学美术的人太多才逐渐落实联考。
联考考得内容很基础,而校考则有较高的要求,打个比方,如果联考是选择、填空,判断对错题,那么校考就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应用题。
联考考什么呢?给一张照片画素描,一张照片画色彩,最早之前的速写也是给一张照片照着画,改革之后改为了综合创作。
联考考的就是最基本的绘画基础,瓶瓶罐罐,石膏像,水果、静物等等
也就是说,联考考的就是考生有没有掌握最基本的绘画基础,能不能把看到的物体通过画笔画出来,但这个要求是最低的,孩子们学美术不是为了跟照相机抢饭碗,而是为了将来的创作服务,素描、色彩、速写都是将来创作的工具,而不是为了画一辈子照片。
不过艺考改革,也对联考提高了要求,速写改为综合创作就是最大的一个改变,对于考生的思维创作能力有了一定要求,但还没有上升到故事性、艺术性、思想性的层面。
2024年广东综合创作:唐三彩马
其实美术生里有很多种类型,有绘画能力非常强,而且很有创意的,也有一些学生临摹写生非常好,但离开了照片和模特,啥都画不出来的,还有一些学生素描、速写画得一般,但思维活跃脑洞大开,作品非常有灵气,有想象力的。
那么校考院校需要什么样的考生呢?它们对于思维想象力、绘画能力、审美能力都会有要求,会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素养,而且不同专业,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联考很难起到考察思维想象力的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