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的考前培训
在清华方向的培训过程中,大部分画室都是秉承某种特定的“套路”。这其实根本就不能怪各个画室,也挑不出画室的毛病。因为清华的画面目前就是那个固定的样子。甚至,我有时候在怀疑,难道清华规定过,画面必须是现在的这种固定模式吗?我想应该不是,只不过,多年沿袭,加业内形成的惯性,一直没有人去打破这种约定俗成的画面。更有趣的是,我知道在评卷的时候,评卷老师也会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卷面感到有些疲倦。但是这一切依旧无法改变。因为无论怎么变,最后都会形成另一种套路,除非取缔所有的培训,否则培训人数一多,就会形成固定的模式化画面。所以,无需指望创新改变,即便改变也会显得异常苍白无力。

另外,值得说一说的是,清华美院方向的培训其实相比招生是次要的。掌控生源才是一家画室清华培训方向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画面就那个固定的样子,决定成绩的因素更多的来源于学生本身的素质。通常,画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首先要掌控绝对数量的生源,再让生源形成统一、甚至雷同的画面“风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如此艰难的清华校考过程中实现低成本的消耗。然后在掌控绝对数量的前提下,靠基数大取胜。进而掌控市场话语权,赢得更多家长的信任。最终保持第二年画室招生工作的健康运转。

用一段通俗的话讲,其实就是:假设清华只让3000多人考试吗?那么我就把这3000多人里的绝大多数都弄到自己手里,反正好坏都得从这些人里选。我让他们都画成一个样子,我就绝对可以保证拿证数量,那么明年这个清华的市场就还是我的。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一个现象:今年年初,当笔者咨询某位清华美院老师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他们每年评卷的时候看到那些统一样式的画面,其实都看得想吐。但是没办法,他们很难从中找出一幅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因为现在的市场就是这个样子,大家都在模仿一个样态。最后没有办法,只能矬子里拔将军。清华美院实际上也不一定能招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人。即便上了清华美院,在每年那200多个幸运儿里,也有一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应该做什么,自己的专业前景在哪里,甚至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

另外,大家在选择画室的时候,其实有一点非常有必要提醒大家——不要机械地去看各个画室发出来的成绩。因为,在长达10个月的集训过程中,被淘汰的概率极高。联考淘汰一大部分,文化课又淘汰一大部分(总人数的1/2可以入围),最后剩下的人,可能只占一开始奔着清华美院来到画室的总人数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画室偏偏又可以通过合作、二次招生、共享等不同的市场手段,实现第二轮,甚至第三轮面向清华考生的招生。也就是说,一家画室最终走进清华考场的学生,绝大数其实并不是暑期就来到画室的学生。这中间的是非曲直,作为学生和家长其实并不熟悉。更何况,所有画室发出来的成绩,基本上既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证,也得不到清华美院的验证,本身就缺乏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