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杰


  


  一年一次的高考开始了。毕其功于一役,高三的孩子们进入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而做父母亲的也高度紧张。因为高考既考孩子,更是考父母……由此想起十年前孩子的高考,那情景还历历在目。说实话,我对考试本身并不担心,因为孩子的成绩一向比较稳定,最难熬的倒是填志愿那几天,至今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其实,填志愿的“外围战”,早在一年前便已打响。平时在饭桌上,妻和我开始喜欢与孩子讨论志愿。妻说,现在医生很吃香,是不是上医科大学?我也建议,不如读师范大学,教师的职业比较稳定。可孩子不同意,说我们自私,因为我是教师出身,而妻为职业医生。我还不甘心,说中文也不错,适应面很广(其实我是觉得家里有3000多册中文方面的书,最好有一个传人)。孩子便问道,中文专业毕业,比较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说是当作家。孩子听了后直摇头:当作家不好,出的书卖不掉堆在家里,老婆孩子饿得面黄肌瘦。顿时说得我哑口无言。而看起来,此时孩子自己心中也无数。有一次,他曾提到外交学院。我告诉他,别看外交官风光,一年也只那么一两回,绝大多数时间得待在使馆里;偶尔外出要经过批准,更有严格的外事纪律……这次轮到孩子沉默了。


  如果说考前谈志愿带有轻松、悠闲的味道,那么考后填志愿则倍感紧张和沉重。当然,如果成绩出众,那也不用担心,你自己还不知道分数,北大、清华邀请到他们学校就读的电话早已打过来。相反,成绩不好,也不用动多大脑筋,反正要出钱,上二级学院可挑可选。最令人费心的当属那些不上不下的成绩,填志愿的伸缩性最大,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像我孩子这次考了587分,超过文科重点线44分,这一分数可选择的学校很多,相应变数也很大。因为当时招考采取志愿优先,第一志愿成为关键。一旦志愿“撞车”,高分者狭路相逢,很可能被残酷地淘汰。十年寒窗白辛苦功亏一篑,到时妻怨儿叹,可就惨了。套用时髦话来说“七月考学生,八月考家长”,心理真的有点烦。


  而在具体操作时,则感觉更像一场部署缜密的“战役”:先要提出设想,选择什么城市、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然后与孩子与妻子商讨,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此外,还要广泛咨询,听听亲朋好友的看法,征求孩子班主任的意见,与孩子同学的家长交换信息……我这次采用的一些志愿,是一位同事去年花三天三夜时间研究出来的。毋庸讳言,也得动用一些“关系”,到相关学校进行“侦查”。这样做当然不是庸俗地去开“后门”,如今实行网上录取,“后门”是很难开的,主要为了掌握更多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这样,整整的三天三夜,绞尽脑汁,废寝忘食,一个认为比较“科学”的填报方案终于确定了。这时,自己真有一种如悉重负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在填报方案里,自己的得意之笔在“参考志愿”一栏,填写了中央民族大学———在人们的观念中,那是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大都不重视。当孩子告诉同学时,他们都瞪大了眼睛:这学校也能填?而它却是国家级的重点大学!因此,在第一志愿填报失败的情况下,很有希望被它录取,是谓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