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见证、全球转播,鄞州箜篌即将亮相国际频道春晚!
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_detail?newsid=2964628_yzxw
鄞响客户端 2018-01-05 17:54
鄞州箜篌表演团队将上央视国际频道春晚了,刚刚结束节目录制的团队负责人陈莉娜告诉记者,她们17人的团队将在晚会上表演箜篌合奏《盛世霓裳》,这也是浙江箜篌表演团队首次亮相国际频道的春晚。
箜篌和琵琶也许是在敦煌壁画中出现最多的乐器,可见它们在古代之兴盛。
昭陵陪葬墓韦贵妃墓出土的乐伎图
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横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音箱多是皮革制成,并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中,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人叫“擎箜篌”。
《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竖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数种。
85后的陈莉娜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修的就是箜篌的表演及研制专业。2015年,她创办了汝意国学馆,落户鄞州,并组建起箜篌表演、教学和研发团队,聘请了中国箜篌第一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崔君芝担任乐队艺术总监,在全省范围内致力于箜篌的推广普及,并成立了她担任会长的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鄞州箜篌的推广普及成效明显,并逐渐辐射到全省乃至全国。目前,已有固定学员百余人,并组建了成人团和娃娃团两个表演团队,团队成员不仅多次登上浙江卫视和央视文艺节目的舞台,还先后获得第四十届波兰比得哥什国际青少年音乐节市长奖、2017年西湖青少年艺术节集体组金奖、个人组金奖等多个重量级荣誉。
同时,多次在鄞举办面向全国爱好者和教学者的大师班等有影响的活动,参与人数达数千人,还多次开展各类公益欣赏课程,让更多的市民走近这一古老的乐器。
“箜篌兴盛于唐朝,失传于明清,在新世纪的复兴也是最近几年的事。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涌现以及全民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如今,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箜篌热。”陈莉娜说。
据悉,目前,这一乐器的生产在国内只有寥寥几家,而汝意团队推出的箜篌研发和生产,成为鄞州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个新的特色亮点。
正是因为鄞州汝意国学馆团队在箜篌推广普及的成效和影响力,引起了央视的关注。去年10月中旬,陈莉娜接到央视国际频道春晚节目组副导演姜皓祥的邀请,这也是国际频道春晚节目组首次推出箜篌合奏表演。
“节目组对我们的表演非常重视,在录制前,导演一直在和现场嘉宾解释我们乐器的相关知识,在录制期间,有两拨央视的记者采访了我们。”陈莉娜说。
为了此次在国际频道春晚的亮相,汝意表演团队在曲目选择、演出阵容、服装设计等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前后排练了一个半月,并根据节目组要求,重新编排了曲目,将本来5分多钟的表演时间,压缩到3分多钟。
表演阵容以3名教师为核心,2名大学生,12名小学生一起参与,成人的演出服为白色长裙,小女孩们的演出服装为粉色花裙。
“凌晨4点就起来,请了5个化妆师给我们化妆,化妆化了三个小时,但整个录制的效果非常好,录了两遍就通过了,从现场嘉宾的反馈看,对我们认可度非常高。”陈莉娜非常期待团队在国际频道春晚亮相的效果。
此外,团队另外还录制了一个古筝表演节目《明日歌》,共有26个成员一起演奏,也将在此次晚会上亮相。
“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我不仅谈了对箜篌这一乐器的认识,还着重介绍了它在鄞州以及整个浙江的推广和发展,我希望自己能为这一民族乐器的传承出一份力,让更多的人发现它的美好。”陈莉娜说。
据悉,央视国际频道春晚将在春节期间播出,向全球转播。
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4MDIxMTg2OA==.html
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4MDMwMDY3Mg==.html
2017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录制节目
http://nbyiyi.com/bk/post/1176.html
连国母都欣赏的乐器,如今浙江会的不足5人,她竟是宁波唯一(箜篌)
http://nbyiyi.com/bk/post/1135.html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