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就开始做准备了:
2018千年丝路青少儿传统艺术丝路文化展演(预告)
http://nbyiyi.com/bk/post/1183.html
8月16日晚20点进行了网络现场直播:
敦煌飞天剧场 箜篌专场音乐会 8月16日视频录像
http://nbyiyi.com/bk/post/1189.html
2018千年丝路青少儿传统艺术丝路文化展演:航拍视频
http://nbyiyi.com/bk/post/1193.html
现在回来有几天了,做一个回顾和记录:
索引:
第一天:8月13日 http://nbyiyi.com/bk/post/1190.html
宁波-兰州
第二天:8月14日 http://nbyiyi.com/bk/post/1190.html?page=19
兰州-青海湖-西宁
第三天:8月15日 http://nbyiyi.com/bk/post/1190.html?page=40
西宁-七彩丹霞-嘉峪关
第四天:8月16日 http://nbyiyi.com/bk/post/1190.html?page=62
嘉峪关-瓜洲-敦煌演出
第五天:8月17日 http://nbyiyi.com/bk/post/1190.html?page=83
敦煌-鸣沙山- 敦煌博物馆 - 看表演:又见敦煌 - 住帐篷看沙漠日出
第六天:8月18日 http://nbyiyi.com/bk/post/1190.html?page=105
敦煌-莫高窟-兰州
第七天:8月19日 http://nbyiyi.com/bk/post/1190.html?page=113
兰州-宁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弹千首曲,走天地间。
去的时候飞机提前27分钟到达,史无前例啊!让这种提前来得更多一点吧!
因为风景绝美,主要就放点图片吧:
D1(8月13日):兰州
一出机场就感觉到凉爽,毕竟只有20几度,相比于宁波30度以上这里就是不出汗很舒适的温度了,
从机场到市区大巴开了1个小时,一路上是完全不同于江南的风景:
因为没有大树的深根,看起来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还是很严重的:
直到接近兰州市区才看到更多的绿色高大树木在路边:
大巴车把我们放下的地方就在这房子附近,刚好可以坐过江的缆车,所以都去试了一下:
不过,我没想到这个索道缆车把我们带到的是对面的山上,而不是像重庆那样是江边的楼里。
看样子走下山要很远,担心错过集合的时间。
打开手机地图进行了步行导航,发现也就20分钟左右就可以走到中山桥了,因为是一路下山也没什么运动量就决定走下去,
很快就到:
黄河第一桥---中山桥
岸边的公园,有这么厚的泥!!
可怜的小黄车:
黄泥之上小商贩很多:
没有干透的泥地里,有麻雀在觅食:
兰州人很淡定的把泥土扒开,放好桌子凳子:
这几天黄河水涨得很大水流也急,还有人玩羊皮伐子,胆很肥:
黄河边的护栏上,我看来看去就像是江南的风景,没有一点点西北的感觉,
难道是我没有看到兰州如同江南的美景?或者是因为这里是西北,所以要来一点江南的装饰?
走了好一会儿,总算走到了:黄河母亲像
集合
不过很遗憾因为时间来不及,没能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吃货们对于到美食一条街还是极有兴趣的,所以一起前往:
对这里油腻的食品兴趣不是太大,我们穿过之后一路走着找兰州牛肉面馆,
时间大约到了晚上8点,天还没有暗,人行道上开始了小百货的生意:
很熟悉的感觉,当年宁波的和义路也是这样子的。
给普通市民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便利,东西的价格也是很实在的,只不过现在消费升级了,更富庶的江南更重产品的品质而不单单是价格了。
只是在西北地区,总体上生活还不是都很富足,这种摊点还是有必要存在。
要说兰州的城市印象,最深的记忆就是:漫天的电线和通讯线路在市区的电线杆子上,而不是走地下。
可能因为这里是老城区吧,新的建议和规划应该更现代,合理一些。
老城区的改造也是要金钱的。
路的中间还有卖狗卖猫的:
之前网上查的那家最有名的店,每天只营业到中午,然后就打烊了。
我们只是为了在兰州吃一碗牛肉面当晚饭,倒也没有太讲究,总算是走到了一家牛肉面馆:
除了有点麻,其它口味同宁波吃的差不多。
可能不是正宗? 可能这是青海人的兰州牛肉面馆。或者是全国化的操作方式,不是兰州特有的那种。
因为据说吃习惯青海人的兰州牛肉面,会吃不习惯正宗兰州的牛肉面。
不过我们没太多时间在兰州,就那样吧。
D2(8月14日)兰州乘动车-西宁-青海湖-骑行-回西宁
兰州到西宁的动车,主要是穿行在隧道之中(祁连山脉的西南部分),没什么照片可以拍。
到了西宁之后由于几波人分开不同的火车到站,没多少时间了,就取消了格鲁派黄教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的参观,比较可惜了。
之前查过的资料印象最深的是以下这些,记录一下吧,毕竟这个对西藏的历史和政治还是有关的。
宗喀巴的弟子中最著名者有8人
贾曹杰(原名达玛仁钦,师徒三尊之一,继宗喀巴之后任甘丹寺法台甘丹赤巴)
杜曾•札巴坚赞
克珠杰(原名格雷贝桑,师徒三尊之一,甘丹寺第三任甘丹赤巴,后被追认为一世班禅)
绛央却杰(原名扎西贝丹,创建哲蚌寺)
绛钦却杰(原名释迦也失,创建色拉寺,曾经两次赴汉地朝觐明朝皇帝,被封为“大慈法王”)
多教•江白嘉措
吉尊•喜饶僧格
根敦朱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创建扎什伦布寺,后被追认为一世达赖)
汽车前往青海湖,只能在动荡的车子上面拍点窗外的美景,效果不是太好,仅当一种记录了。
只有下车之后拍的,有几张是绝美的可以做桌面壁纸的照片。现在就是我电脑的桌面背景。
西宁 13 - 27度,太阳没有晒的到地方还是很舒适的:
车窗玻璃外面最右下角有模糊,也只能无视了:
路边可以看到成群的牦牛:
远处山上的文字应该是藏文,反正我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路边一片片的油菜花地,都是私人承包的地,可以进去拍照片或是骑马,骑牦牛。
但是呢,要收钱。10元一人再按项目收费。
汽车开了近3个小时,终于到了:二郎剑景区
内部有马车可以坐,这马看起来就是好马,至少对比我们傍晚将看的“古道瘦马”
哈达:
等着坐热气球的人太多,怕影响集合时间,我们只能放弃。
跟团只能如此了,不如自驾那样自由安排了。
在湖边的草地上拍了些照片,然后在湖边走走:
跟拍几只水鸟(不知道叫什么鸟,只能叫水鸟了)
看到了片云,像极了敦煌的飞天!!
我称之为:飞天云
赶紧拍了几张照片留念,虽然还没有到敦煌,但是感觉到了敦煌在召唤。
看到了个巨大的经幡,江南很少看到藏传佛教的东西,走近看了一下:
景区门口有几个现代化的大帐,感觉如果晚上停在这里,还是极好的!!
在等待集合的时候看了一下吃饭的地方拿来的一张简图:
之后汽车开始回程,路上安排了骑行体验,也有骑马或牦牛的
我们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
集合点边,有两匹马。看起来有点瘦。总是想到一句:”夕阳西下,古道西风瘦马。“
刚才忘记把这里的海拔发上来了,补一张:
这是在路上的海拨,估计是油菜花不到的时候。
还有天气,气温一点也不高。在树阴下的地上坐着还有点凉凉,但是紫外线强度超强!
这里离网红景点:茶卡盐湖还有近3个小时的车程
时间不够用啊!!没办法去了。
备注:西宁到茶卡有火车:Y961 可以坐,时间同西宁开汽车过来差不多。
日落时间是8:30分以后,天完全暗是要到晚上9点左右了。
实际同宁波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时差。
这里的油价:95号 7.33 92号:6.80 同宁波差别不大。
D3(8月15日)西宁乘动车-张掖-张掖丹霞-嘉峪关-住嘉峪关
由于到西宁很晚了,晚上没有出去走动
早上趁集合时间还没有到,在边上走了一圈:
天气不算冷,早上也只是微凉而已:
随后就被拉去火车站了。
在动车上拍了一些照片,特别是经过山丹军马场的时候,那风景真是好!
可惜是动车不能停下来拍照片,只有质量不怎么样的照片作为纪念了。
后面有一段又是隧道又是大雾,没拍。
雾不大的时候又是美景:
快到张掖西站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少玉米地:
还有,当地人的房子:
这是我这么多年第一次走没有电梯或是电动扶梯的高铁站,真是苦了她们从宁波或是厦门带着乐器过来的队员了:
下车就感觉到有点凉了,马上都穿上冲锋衣或是带来的秋衣。
至少也是要把昨天青海湖防晒用的头巾包上三层了!
到张掖主要看丹霞,遗憾的是我们当天的天气不好,没有看到更多的色彩,天气这东西可遇不可求
我不喜欢发一些PS过的照片,还是实际是怎么样就发怎么样的吧:
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机器拍出来也不一样:相机,摄像机(拍照片),手机 都不一样。
就算是同一个相机,我用不同的模式拍出来还是不同,估计如果电脑软件用得好,可以直接制作成蓝天白云的效果:
之后赶往嘉裕关,沿路越来越多的戈壁滩
不过,有人小村附近发展太阳能产业还是极好的:
远处发现有条普通铁路线上面的绿色火车,拉近拍了一张:
偶尔看到滴管农业,估计这地方电力不是问题,问题主要是水源:
服务区最贵重的就是水了:
快到嘉峪关的时候有路边能看到种瓜的地:
看到瓜地的时候已经是18:18分左右了,景区是19:00结束进入
下了大巴车之后已经19:10分,一路狂奔冲向景区!后来总算让我们进去参观了。
关外的风景:明朝出关之后就不归朝廷管理了,可怜的敦煌等地。
如今在城墙之上能看到祁连山脚下有一列正在"入关"的货运列车:
关外有看风景的人,因为风沙的堆积,地面比城门高。
加上夕阳西下,映在城墙上还是别有一种风景的。
好风景必然会吸引一波人的眼光,大家一起拍一张合照:
还不过瘾,走过入关之后最后的一道门,再来一张:
拍完照片抬头看到美丽的云彩,这是火烧云么??
就多拍了几张:
不一会儿到了晚上8点半了,天也终于暗了:
入住酒店之后外出觅食:
D4(8月16日)嘉峪关-瓜州(261KM,车程约3小时)-敦煌(120KM,车程约1.5小时)-剧场演出-敦煌(7KM,车程约10分钟) 住敦煌
今天是要进行演出的,尽快赶到剧场进行合练最为要紧,所以主要就是在路上和排练上。
出嘉峪关市区,两边基本是这样的:
气温不高但是紫外线还是强的,所以车内还是要有空调才行:
过了服务区,更多的是这样的:(瓜州)
都是无人区
然后进入一个瓜州的停车区,说是西瓜和哈密瓜免费吃,但是呢重点还是让我们买当地的土特产了,
东西还不错,就是价格这东西嘛,你懂的。
沙漠里最宝贵的就是水,这里不是管道自来水(把管道铺设到荒芜的地方,成本太高!)
这一桶水可就要省着点使用了
屋子后面的厕所:
出了停车区,离敦煌也就不远了。
路边的景色很容易让你记住敦煌的另一个名字:沙州 !!
不过,如果你是南方人,你不会注意这一片我拍的实际是有很多坟墓。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算当地人的墓地。
正想着怎么在汽车上把路边的景色拍得清晰一点,前方一辆拖拉机入镜,看着还不错:
沙子越来越黄亮,离敦煌也就越来越近了,当然,敦煌可不是土墩变黄的谐音!
简单来说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大而盛的意思!
敦煌市区有这么大一条河,真是没想到,查了一下地图叫:总干渠
不知道现在这个是不是有人工建设的成就。
在宾馆外面找了一家,看这菜“小盘鸡”这么多! 如果我们点“大盘鸡”,不知道是不是半个桌子就没有了:
时间很紧张,吃完赶紧排练!
敦煌的气温倒是更热一点,不过也还没有会大量出汗的程度,也算是舒适的热。
吃饭的时候刚开始制作主持卡片,进了剧院了紧急排练。。。
老师们除了要自己排练,还要给所有的箜篌,古筝调音:
最后发现没有给家长们留票,好不容易得到几张二楼的票:
从二楼拍到的照片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一直忙着全程录像,没有拍过一张剧照,只在最后拍了几张:
由于全程没有拍照片,只有从视频里截图几张:
有别人拍的照片:
节目结束到宾馆睡觉差不多已是夜里12点了,第二天4点多要起来准备沙漠里带乐器和彩妆的航拍,
所以晚上的也没有出去活动,因为我知道最美的照片肯定是在这一天!
D5(8月17日)敦煌-鸣沙山日出-看表演:又见敦煌 住敦煌
很早就起来到沙漠里等待看日出。
大巴车到达沙漠拍摄地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由于没有带支架,我放在汽车发动机盖子上面随手拍了一张:
一行人抹黑在沙漠里深一脚浅一脚把一架架箜篌带到了沙山的顶上,真不容易!
拍了一张小箜篌的背影,可惜还是有点模糊了。
全部放好之后,配上一水的红衣美女,造型效果超级赞!
光线还不够,就继续等待,等太阳升起来。
虽然日出时间是6点37分左右,但是太阳完全升到沙山之上,已经早上7点了。
阳光来了,继续:
阳光猛了,就躲到沙坡的背光面:
美女老师们拍完,轮到小娃们上场了,小娃们年龄层次相差很大,要协调动作真是难!
反反复复的排练,阳光越来越猛烈。。。。
这么辛苦从宁波,汽车,飞机,动车,大巴。。。 一路到来的六架古箜篌,由于没有正规的弦,主要还是用来做造型了,
那是必定要有一张照片的:
拍完集体的航拍,开始个人自己的发挥,毕竟从海边的宁波带这么一个乐器到西北沙漠,带彩妆的机会真不多!
把箜篌背到另一个没人的沙坡头上开始:
先等等,看到沙坡上有一个类似蜥蜴的东西,看来这家伙想拍几张,那就先拍它吧。
毕竟人家是主人不是么?
2023.08.16:专家说这是叶城沙蜥
叶城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axillaris)是鬣蜥科沙蜥属的爬行动物。鼻孔间距小,仅为鼻孔至眼前褶的长度之半。有腋斑。尾的腹面有黑环,尾尖白色。
栖息在戈壁荒漠或沙漠边缘地带,生活力极强,夏季午前活动极为频繁,主要以蚂蚁为食,分布于中国新疆。
叶城沙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旁边的骆驼看得惊呆了:
拍完,闪
看到一个人走在这个场景很不错的意境:天地间有我在行走!!
10点之后连骆驼都消失在沙漠中了,我们当然也不宜久留,那就先走吧!
但是,我一定会回来的!!
紫外线这么强,到博物馆那是最好的去处了,也能多了解一下敦煌和中国西部的历史,
看到出土的乐器,总会感觉更亲切一点:
看到曲谱就更开心了!!回家可以弹着试试,
不知道哪款乐器最为合适:古琴?古筝?琵琶?箜篌?
也许都可以!
明天还要去参观莫高窟,好不容易抢到每天有限的名额,真太不容易了!
但是那里是绝对不可能拍照片的,好在博物馆里的复制器可以拍照片:
下午观看实景表演:又见敦煌
大部分表演不让拍照片,部分场景拍了一下,但是由于灯光原因也拍不好,主要还是记在心里吧
看完表演(很多人在最后一个场景睡着了,太累了。。。。)出发去鸣沙山,月牙泉。
前几天手机推送的新闻说那里有:堵骆驼的情况,今天看到的情景同堵骆驼也区别不大了
沙山虽然难爬,但是总算是坚持上来了!!
可以看到月牙泉的全景,可以看到飞沙的情况还是开心的。
山坡上风很大,沙子一直在走动在飞转,看下图,沙堆是会走动的!
我才走这么一小段半路就停了好几次,这个时候我一直会想起一个人一匹马到天竺取真经的玄奘法师,真的真的真的太不容易了!内心太强大了!
(真经:就是古印度一手的佛经,不像藏传佛教的经文那样,再翻译成汉文,错误百出。要直接从梵文翻译成汉文,并且当时的佛经很多是写在树叶上的,那个是真经!)
休息一阵之后走下沙坡倒是没有费什么气力,还很舒服。(如果有人送我到沙堆上,我还是很乐意多走几次走下来的)
月牙泉没什么特别的,中国的古建筑风格:
为了保护这个景点,在背面安装了风沙监测仪:
玩得差不多了,就往门口的集合点赶,看到有坐直升飞机,看了一下价格:
这是给土豪准备的,罢了。
停车场爆满,汽车停在临时停车场,走去的路上发现了骆驼的窝点,还有快成熟的葡萄:
哈密瓜的价格倒是不高,越走到外面价格越低,最低的据说是10元5个:
时间是晚上班8点多了,太阳还没有回去的意思,看到手机软件给我打上了:晚安
快到了
路边一辆公交车竟然也陷落了:
晚上还是早上看日出的地方,我又回来啦!!
可以坐一次沙漠摩托,很猛很刺激!!
晚餐之后篝火边转圈,玩了一会儿,考虑到小朋友这么多,早点准备洗洗睡了。
睡帐篷!
D6(8月18日)敦煌—莫高窟(10KM,车程约10分钟)—动车到兰州(约6.4小时)
睡了一晚沙漠帐篷,一觉睡到大天亮。
原因很简单:帐篷内没有电源,没有wifi 就不用打开我的电脑处理什么事情了,除了充电宝给我手机充个电,也只能睡觉了。
本来说凌晨2点会有七月初七的银河出现可以拍照片,但是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直接睡到大清早。
看到手机相机上显示的温度,才想起来昨天睡觉的时候是开着帐篷门睡觉的,半夜的时候都冻到咳嗽了。
迷迷糊糊中把帐篷门的拉链拉上了过。
这就是传说中的:围着火炉吃西瓜吧。昼夜温差真够大的。
想想之前在宁波的几次海滩露营,因为太热了把整个帐篷顶全部拿掉还是热得一直出汗,一整个晚上没睡好过,
对帐篷都快有心理阴影了,还好这次扭转过来了。
时间紧张,早餐是在莫高窟的数字电影厅边上吃的,
吃完就该排队看数字化的展示了,这也算是对真实莫高窟的保护了,看完之后坐车到实地参观
照片下部是一条河,只不过没有河水了:
总共400多个洞窟,工作人员只带我们参观少数几个,为我们节省时间也为了保护文物
里面都不能拍照片或是摄像,只能外面拍几张
可以看到没有保护的壁画会怎么样子,已经完全没有颜色了,都大块脱落了:
出行之前我查到的这一带的石窟,真是太多了
真正在保护的又真太少了。
参观完之后赶紧出来上大巴车,我们要赶动车,动车站还要开1个多小时的汽车
D7(8月19日)兰州酒店-飞机回家
没什么太多的照片,差不多了,累了。
要回家整理一下心情和照片,回想一下有什么收获。
兰州路边的太阳能+风能 路灯,这个还是很实用的。这里的紫外线和风力还是有所领教的。
从飞机上面看下去,都是平顶的房子,颜色也是灰色为主:
山上没有什么树木,很像是一个大的:沙盘!
手机的飞行模式下,APP:飞常准 会自动切换到空中模式
就可以根据 GPS信号给出实时的位置,高度,速度,经度,纬度
最后比预计提前1分钟落地,还不错。
这次出行刚好可以接上我们今年春节期间的西安,洛阳,开封的自驾游:
(原创)中华历史文化自驾游记 - 全程记录(图片和视频数量超出你想象)
http://www.ningbocat.com/post/1238.html
下次不知道能对接到哪里??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